在吃上面,中国人能够说是“挑剔”且“技艺精湛”,不仅要吃饱,还要吃得色香味俱全。在把食物变得色香味俱全的路上,调料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但出于对疾病的担忧,日常烹饪放调料,如同也成了许多患友眼中的“作死”行为,那么本相是什么呢?来看看吧~
癌症患者放调料是在“作死”?本相在这里
百味之首——盐
盐,是百味之首。在咱们日常烹饪中,几乎没有哪一种食物,是不需求加盐的。从农家小炒,到满汉全席,没了盐,仿佛饭菜也失去了魂灵。
可是,高盐食物的摄入是胃癌的危险要素之一[1];过度摄入钠盐,也简单导致高血压等疾病。
癌症患者放调料是在“作死”?本相在这里
因而,咱们在烹饪时,能够尝试少放一些盐。
而盐作为商品,在市面上也有许多品种,如低钠盐、深海盐、竹盐等。
在品种繁复的盐中,低钠盐因其钠含量更少,有利于预防高血压,受到推重。
但需求留意,低钠盐的钾含量较高,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难以排出,可能呈现高血钾,因而低钠盐并不合适肾功能受损的患者。
癌症患者放调料是在“作死”?本相在这里
其他的比方海盐、竹盐,本质上只是来源、制作方法有所不同,形状、风味有所差异,并不能带来太多的健康影响。
味精与鸡精
味精和鸡精能够说是最常受架空的调料了,致癌、缺锌,甚至是影响智商,这两兄弟被扣上了太多帽子。
但实际上,无论是味精仍是鸡精,都没这么大能耐,它们精干的,也就是提鲜罢了。
癌症患者放调料是在“作死”?本相在这里
在味精里发挥提鲜功能的首要成分——谷氨酸钠,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。但坊间风闻,把谷氨酸钠加热到120度,会发生焦谷氨酸钠,就具有了致癌性。
诚然,焦谷氨酸钠呈现了,但它并没有致癌性,反而失去了提鲜的才能[2]。因而商家都会主张你,在快出锅的时分再加味精。
而鸡精,则是味精的升级版,首要成分仍是味精,只是多加了一些其他的配料,使口味更丰厚。
需求留意的是,鸡精的鸡,不是激素的激,鸡精并不会带来激素,导致乳腺癌复发危险增高。各位乳腺癌患友大可不必忧虑。
癌症患者放调料是在“作死”?本相在这里
图源自:摄图网
那咱们在运用味精和鸡精时,究竟需求留意什么呢?
适量添加!
这两兄弟也含有许多的钠,因为他们吃起来不咸,简单吃太多而没有觉察,吃完了才感觉到口渴。
因而即便鸡精、味精会让菜变得很鲜,在运用时仍是要留意适量。在加了味精、鸡精的菜里,也能够少放些盐。
瓶瓶罐罐的调料
除了鸡精、味精这些粉料,你的厨房里必定还有许多瓶瓶罐罐,比方料酒、酱油、醋、蚝油。
料酒的首要成分是酒精,尽管酒精是肿瘤的危险要素,但咱们在烹饪中运用的料酒并不多,并且在加热进程中会蒸发,因而少量地运用料酒并没有什么坏处。
癌症患者放调料是在“作死”?本相在这里
酱油的首要原材料是黄豆,许多乳腺癌患者以为黄豆中含有的植物性雌激素,会添加乳腺癌复发危险,就不敢用酱油了。
但事实上,豆类中含有的植物性雌激素——大豆异黄酮,不仅不会添加乳腺癌发生、复发危险,反而对雌激素过高引起的疾病有按捺作用。因而大家不需求忧虑酱油原材料里的植物性激素。
癌症患者放调料是在“作死”?本相在这里
醋和蚝油,也没有太多的食用禁忌。但胃溃疡、口腔溃疡的患者,需求避免摄入过多的醋;海鲜过敏的患者,也不能食用蚝油。
除此之外,因为蚝油、酱油等含盐量较高,咱们在运用时,也不能过多添加。如果操控欠好量,市面上也有一些含盐量较低的产品可供咱们挑选。
香料
做大菜,少不了“大料”,常用的“大料”包含了桂皮、八角、香叶等。
许多人以为香料是“发物”,而不敢运用,但事实上,许多香料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。
癌症患者放调料是在“作死”?本相在这里
有研究标明,丁香、百里香、肉桂和小茴香等香料,能够按捺多种耐抗生素微生物的成长[3]。
更有研究标明,香料具有抗炎性、抗氧化性和抗肿瘤性,能够下降癌症危险,还能够按捺致癌物质的生物活性[4]。
因而,香料其实是安全健康的。但如果正处于化疗、靶向医治等简单呈现黏膜损害、溃疡、腹泻等症状的时期,仍是得清淡饮食,拒绝香料。
正确保存调料
除了用对,调料的保存也要留意方法,不正确的保存方法,可能引起调料发霉变质,繁殖微生物。
咱们能够用以下两种方法,来寄存大多数调料:
室温枯燥保存:简单受潮的调料,如五香粉、胡椒粉、八角、桂皮等;含盐高或酸性强的调料,如酱油、醋等。
冰箱冷藏保存:简单繁殖微生物的发酵类调料,如腐乳、剁椒等;简单变质的调料,如蚝油、番茄酱、花生酱等。
做菜时加点调料,能让食物更美妙,也别忘了给日子加点调料哦,多微笑,保持高兴,让日子更夸姣~
参考资料:
[1]Tsugane S. Salt, salted food intake, and risk of gastric cancer: epidemiologic evidence. Cancer Sci. 2005;96(1):1-6.
[2].炒菜用味精好仍是鸡精好[J]. 现代食品, 2017(3):1.
[3]Liu, Qing et al. “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Spices.”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vol. 18,6 1283. 16 Jun. 2017.
[4]Guo Y, Li Z X, Zhang J Y, et al.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style Factors, Vitamin and Garlic Supplementation, and Gastric Cancer Outcomes: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[J]. JAMA Network Open, 2020, 3(6):e206628.